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季节养生 > 节气养生 > 三伏贴配方是什么 三伏贴的常见配方有几种

三伏贴配方是什么 三伏贴的常见配方有几种

时间:2017-10-09 15:46:09

人气:

编辑:网友整理

标签:三伏贴 配方 

导读:我们都知道三伏贴有很好的治疗功效,可以缓解病痛。那么三伏贴配方是什么?三伏贴的常见配方有几种?

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节气和立秋节气之间,是最热的一段日子。不过三伏天是最适合冬病夏治的时间,这段时间贴三伏贴可以治疗咳嗽、哮喘等问题。

三伏贴配方是什么

一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

药物组成:以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细辛、生姜作为基本处方,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。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公丁、麻黄、肉桂、小茴香等。

药材炮制: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,且均用生药,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。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、发红,甚至起泡。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,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,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。

贴敷时机:一般在每年夏季,农历三伏的初、中、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(如果中伏为20天,间隔10天可加贴1次)。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,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~10天。

疗程: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。疗程结束后,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,以巩固或提高疗效。

贴敷部位: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,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、大椎、定喘、膏肓,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、膈俞、肾俞、脾俞等穴位。

二、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

药物组成:

虚贴方:黄芪、苍术、沉香、肉桂、补骨脂等。

温阳驱寒方:白芥子、细辛、甘遂、干姜、仙灵脾、延胡索、小茴香。

药材炮制: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,药物均采用生药。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。

实施时间:头伏开始,隔7天贴1次,至末伏止,连贴3年。

实施方法虚贴方:属肺虚、脾虚、肾虚患者选用。选择肺俞(双侧)、脾俞(双侧)、肾俞(双侧)、心俞(双侧)、定喘(双侧)。肺虚者加太渊穴(双侧),脾虚者加足三里(双侧),肾虚者加太溪(双侧)。

温阳驱寒方: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。选择肺俞(双侧)、脾俞(双侧)、肾俞(双侧)、膈俞(双侧)、气海(双侧)。

三、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

药物组成: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细辛、肉桂,其比例为4∶4∶2∶2∶1 。

贴敷时机: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,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,1个疗程共贴10次。

疗程:每年贴敷1个疗程,连续贴敷3年。

贴敷部位:一般以经穴为主,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、心俞、膈俞六个穴位。临床可根据辨证,肺气虚者加膏肓、膻中;脾气虚者加脾俞、关元;肾气虚者加肾俞、定喘。

四、咳喘灵膏药三伏贴配方

药物组成:苏合香、松脂粉、公丁香、冰片、川贝、北细辛、白介子、甘遂、等量药。

功能:止咳祛痰、解痉平喘、扶正祛邪、增强免疫力。

适用范围:对急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过敏性哮喘、肺气肿、肺心病、易感冒。

特点:

贴敷穴位,起到针刺穴位引药透里,直达病灶。增强抗过敏,抗病毒功能。使用方便,无毒副作用。贴敷本膏药不影响其它药物疗效。 有当即止咳平喘的功能。也

有“冬病夏治”预防作用。 贴敷力强,四季适应疗效持久,有较好地近期与远期疗效。

贴敷方法:

将膏药放在能加热的(锅或壶)盖上面加热至软,挤压均匀,揭开贴在所需要的穴位上好可(忌火烤)。(洗澡可揭下,洗完后再照原位贴上)。前胸竖贴覆盖(膻中、华盖)穴位,后背横贴覆盖肺俞(双穴)、定喘(双穴)穴位。前后同时贴敷。药效可持续三至六日,连用三次为一疗程,一般一至三疗程可康复。

五、哮喘饼天灸法三伏贴配方

取穴:肺俞、百劳、膏肓 。

药物:白芥子、延胡索,甘遂、细辛,公丁香,生姜汁适量。

治法: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,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,做成六个药饼备用。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,然后将药饼放于肺俞、百劳、膏肓六穴,外加胶布固定,约两小时,局部皮肤灼辣,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。每伏贴一次,三年为一个疗程。

六、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 

取穴:神阕、足三里、气海 。

药物:巴豆2克,吴茱萸6克 ,肉桂3克 ,生姜汁少许。

治法:前三味混合研为细末,与姜汁调和如泥膏,制成小圆饼三个。将药饼放于火上烘热。分别敷贴于穴上,外用绷布固定。药饼冷后再烘再贴。一般12--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。揭药后局部出现水泡,紧需涂以紫药水,任其自行吸收。

七、风湿性关节炎三伏贴配方 

药物组成:威灵仙、防风、生川乌、草乌、马钱子、白芥子、黄芪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细辛、肉桂各等量混合研为细末,加生姜汁调和。

取穴:大杼、命门、身柱、曲池、足三里、外关、阳陵泉。

治法:将前上药共研成细末,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备用。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,然后将药饼放于曲池、足三里、外关、阳陵泉等穴,外加胶布固定,约两小时,局部皮肤灼辣,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。每伏贴一次,三年为一个疗程。

三伏贴的常见配方有几种

1、哮喘

取穴:肺俞、百劳、膏肓。

药物:白芥子、延胡索各30克,甘遂、细辛各15克 ,麝香1.5克 ,生姜汁适量。

2、虚寒性便秘

取穴:神阕、足三里、气海。

药物:巴豆2克,吴茱萸6克 ,肉桂3克 ,生姜汁少许。

3、风湿性关节炎

取穴:曲池、足三里、外关、阳陵泉、绝骨。

药物:毛莨、白芥子、老虎草、独蒜头任选一种。

4、高血压

取穴:神阕、涌泉 。

药物:吴茱萸60克,槐花30克,珍珠母30克,米醋适量。

5、过敏性鼻炎

取穴:肺俞、百劳、膏肓。

药物:白芥子5克,细辛、甘遂、玄胡各2克,麝香1.5克,姜汁适量。

三伏贴禁忌人群

1、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、皮肤溃疡、皮肤感染者;

2、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;

3、瘢痕体质者;

4、咳黄浓痰、咯血患者;

5、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果对您有帮助,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!
相关阅读
网友评论
本类排行
相关标签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

Copyright@ 2017-2018 备案号: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.